法制周報訊(通訊員 譚周祥 羅瑾瑜)“人難找、財難尋”是制約法院執行工作的一大難題。近年來,婁底市婁星區人民法院在執行攻堅戰中,通過建立聯動制約機制、媒體曝光、社會懸賞等多種手段,結合運用信息化手段和部門聯動、社會力量參與監督的方式,全方位開辟執行案件線索,讓拒執老賴無處遁形,充分保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,堅決消除規避執行對執行工作的不良影響。
“沒想到錢終于能領到手了,法院辦案如此用心用力,一定要給人民法官點一個大大的贊”。2021年9月9日,婁底市婁星區長青辦事處的劉某某從法院領到執行款后連連贊嘆。2018年,劉某某與婁底漣源市的吳某某因借貸糾紛打起了官司,后經婁星區法院調解并經司法確認而結案。但當事人吳某某還了部分欠款后,就以各種理由拒不執行生效法律文書,劉某某便向婁星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。
婁星區法院執行局譚法官受理該案后,多方電話了解并多次上門實地查看,均未獲得吳某某當前的財產線索,辦案平臺也顯示吳某某無可供執行財產。面對“躲貓貓”的吳某某,譚法官沒有選擇輕易放棄,而是主動開辟多種途徑廣泛查找財產線索?;侍觳回撚行娜?,2021年9月8日,群眾舉報吳某某現身某地,譚法官敏銳抓住時機,迅速組織執行局的同志部署行動,通過認真核實相關線索,耐心蹲點守候,譚法官等人順利控制住了被執行人吳某某,在釋明法律后果,說服教育無果的情況下,果斷決定予以司法拘留。面對情與法的高壓態勢,吳某某最終主動履行了還款義務,至此本案順利執結。
這是婁星區法院開辟社會線索,變“紙上權益”為“真金白銀”的一個縮影。今年以來,婁星區法院通過執行信息公開、拓展案源線索、創新執行手段等方式,使案件執結率得到大幅度提高,當事人勝訴權益得到有效保障,充分彰顯了法律權威,營造了良好法治環境和信用環境。
責編:李林俊
來源:法制周報